當金融遇到計算機,我們賦予它一個新稱謂:量化金融。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,紐約、倫敦、日本的諸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開始了量化金融的相關應用,始于1993年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里,90%被國際一流金融機構來使用。
而在當下的中國,數字人民幣已經在超過132萬個場景進行試點,覆蓋包括生活繳費、餐飲服務、交通出行、購物消費、政務服務在內的生活各領域。商業性金融機構利用高性能計算,推動數據價值挖掘,獲得精準化、場景化、個性化的分析和洞察,從而推出各式各樣的數字金融產品。高性能計算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生態,“無科技不金融”已成為行業共識。
金融行業的計算問題,都具有高維度、多尺度、非線性、不適定、長時間、奇異性、復雜區域、高度病態等特點,不僅計算規模大,而且要求精度高。
眾多周知,期貨、股票等金融產品,存在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種價格走勢路徑,在超微4124GS服務器8張A100顯卡和IB卡的強力助推下,算力得到突破,所有路徑采用并行計算,整體計算時間被縮短到了幾秒鐘,可以快速為金融產品定價。影響投資盈利的金融系數、利率、匯率等因素無時不刻都在變動,這些變化會是一個巨大的組合,再乘上金融組合數,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計算投資組合的風險值(value-at- risk),更需要高性能計算來準確評估潛在風險。